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建设 >>科教专题 >>教学风采 >> 正文

科教专题

教学风采

三十余载讲台情,桃李芬芳师长心

发布时间:2018-01-1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杨晋翔,男,1957年11月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30余年间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从事临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学工作30余年,参加或主讲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中医内科学与中医全科医学,并从未间断课堂理论授课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参与临床指导本科生实习带教;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答辩;临床指导师承教育、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出题、考核、论文指导等。

  图片2.jpg

  曾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教学副院长、中医内科学主讲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中医药局继续教育临床优秀人才项目委员会委员和优秀指导教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北京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工委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学课题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课题。主编及参编《中医内科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医内科学》等多部全国通用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将课本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深入浅出的授课,语言风趣幽默,注重与同学互动,深受学生的好评。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并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中医内科学、中医全科医学中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以小组讨论为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法。善于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自主获取资料、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30余年从教过程中,能够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与学生关系融洽,亦师亦友;教育思想先进,符合时代要求;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性强,符合认知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能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主持过重大教改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注重知行统一,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对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本校该领域教学的历史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曾先后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科主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社会兼职有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急症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异型增生大鼠P16、RUNX3和PTEN基因异常甲基化干预的实验研究》;省部级项目2项:首发基金自主创新项目1项《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分类标准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基金1项《基于胆胃不和理论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基金》;校级课题近10项。曾参加国家“七五”、“八五”“十五”“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关于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研究课题。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I收录1篇。主编《杜怀棠临床经验集》、《国医大家董建华医学经验集成》、《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现代名中医疼痛诊治绝技》等著作及参加编写书籍近20部。学术造诣高,在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